九九艷陽天,來到湖蕩縱橫的揚州市寶應縣柳堡鎮,原生態的鄉村地貌讓人忘卻了時光流逝。走近湖邊,我們驚奇地發現,水網草叢間新“長”出了一面面太陽能電池板,正迎著陽光閃著光,一座建在魚塘上的光伏電站已基本建成。
綠色生態和新產業融合共生,這是寶應以生態為寶、走創新轉型發展道路的典型代表。今年國慶期間,一則來自中國的“湖西島”品牌廣告亮相美國時代廣場,標志著中國綠色有機食品開始走向世界,而“湖西島”這一國內頂尖有機食品品牌的誕生地,就在寶應的湖西島有機農場。早在15年前,為發展有機食品產業,寶應縣在全境關停了所有污染企業。15年間,即便只有輕微污染的企業,在招商引資中也一律被一票否決。湖西這片近10平方公里的有機食品產業核心區,經河流阻隔幾乎與外界隔絕,不僅原始生態條件卓越,還一直受到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區域內無一工業項目,所有農業項目絕不允許使用化肥、農藥等生態有害物質,土地實行輪作,周邊水質、土壤、空氣等接受長期檢測。雖然這里出產的稻米等有機作物產量并不突出,但“綠色指標”卻遙遙領先,市場售價也高出普通農產品約10倍。15年后,這個舉全縣之力精心打造的生態品牌終于走上世界舞臺。
寶應坐擁“全國首批生態示范縣”和“國家唯一有機食品基地示范縣”兩塊綠色招牌,是地方發展最值得珍視的獨特優勢。既要保持生態優勢,又要讓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百姓生活不斷改善,寶應歷屆縣委、縣政府“接力”攻關。終于,新一輪新興產業發展浪潮把寶應人的理想帶進了現實,新能源產業成為寶應創新轉型的突破口。
對照光伏發電產業特點,寶應縣委、縣政府自摸家底發現,寶應平均日照輻射量超過每平方米1500千瓦時,占全縣總面積三分之一的水域面積中,適合漁風光互補光伏發電的近16萬畝。全縣工業用電10.5億千瓦時,且年均增長9%,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基本能在本地全部消納,基本不會出現窩電和電力外送。此外,寶應還地處蘇中電網交匯點,擁有樞紐類變電站23座,電網接入基礎條件極佳。
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正被眾多光伏發電企業所發現,中電投、華電、協鑫等新能源龍頭企業都在加緊接洽。今年以來,該縣柳堡鎮的117MW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一期實現并網發電,射陽湖鎮36MW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寶勝集團20MW屋面太陽能發電項目一期并網發電。全縣有3個漁光互補太陽能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總裝機容量65MW,年底前就可實現并網發電。此外,還有4個漁光互補光伏項目已批待建,2個低速風電項目已通過預核準。寶應縣經信委負責人表示,寶應圍繞新能源產業,引進開工了一批太陽能光伏、垃圾發電、天然氣發電和風力發電項目,到“十三五”末,預計全縣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GW。
新能源應用項目頻頻落戶,也給寶應原有的制造業植入了新發展基因。電線電纜、電氣裝備等制造業在寶應擁有良好的基礎,近些年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制造業為引導,該縣云集了一批產業鏈企業。目前,寶應能夠在當地自主生產的光伏制造業產品就已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電纜、智能變電站、逆變器、支架、光伏焊帶、鋼化玻璃等,幾乎涵蓋了除多晶硅提純環節外的其他絕大部分產業鏈,這些制造環節幾乎都有共同的特點,受國家政策扶持、無污染、居民增收貢獻大。
寶應縣委書記王炳松表示,以創新轉型戰略作為產業發展的引導,寶應發展步入了一片新天地,近些年云集了一批新產業、開發了一批新產品、引進了一批新人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質態不斷提升,新崛起的新能源制造業未來開票收入預計可達150億元,接近全縣工業開票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將為寶應保持生態優勢、提升經濟活力、增加百姓收入、塑造城市品質提供強有力支撐。
信息來源:www.3i2ng.com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